下颌骨整形的适应人群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15 15:30

下颌骨整形主要适用于下颌骨发育异常、面部轮廓不对称或追求美学改善的人群。常见适应症包括下颌角肥大、下颌后缩、下颌前突、颏部短小及面部不对称等。需经专业医生评估骨骼发育状态、咬合功能及整体面部协调性后决定手术方案。

1、下颌角肥大

下颌角骨骼过度发育导致下面部宽大,呈现方形脸或梯形脸轮廓。可通过三维CT评估骨质厚度与神经管位置,采用下颌角截骨术或磨削术改善。术后需配合加压包扎及流质饮食,避免早期咀嚼硬物影响骨骼愈合。

2、下颌后缩

下颌骨发育不足导致颏部后移,侧面观呈鸟嘴样面容。常伴有咬合功能异常,需联合正畸治疗。手术采用颏部截骨前移或假体植入,术中需注意保护颏神经。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下唇麻木,多数3-6个月恢复。

3、下颌前突

下颌骨过度前突导致地包天面容,影响咀嚼与发音功能。需通过正颌手术截骨后推,配合术前术后正畸调整咬合关系。手术需精确计算截骨量,避免过度矫正导致呼吸道狭窄。

4、颏部短小

颏部垂直高度不足导致下面部比例失调。可采用颏部截骨延长术或Medpor假体植入,术中需注意保持颏部自然弧度。假体植入需预防移位或感染,截骨延长则需关注骨愈合情况。

5、面部不对称

先天性发育或外伤导致的下颌骨双侧不对称,可能伴随咬合平面倾斜。需通过三维重建设计个性化截骨方案,矫正骨骼差异的同时调整软组织平衡。严重不对称病例可能需要分期手术。

下颌骨整形属于四级手术,需选择具备颌面外科资质的医疗机构。术前需完善头颅CT、牙模分析及全身状况评估,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未控制的牙周炎等禁忌症。术后需遵循流质饮食、口腔清洁及定期复诊,避免剧烈运动碰撞术区。恢复期可能出现肿胀、淤青等暂时性现象,通常2-3周逐渐消退。长期效果需维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骨质吸收或假体移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