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红色风团样丘疹、剧烈瘙痒、皮疹成批出现、中央可有小水疱、常伴局部灼热感。该病多由昆虫叮咬或过敏反应引起,常见于儿童及过敏体质者。
1、红色风团样丘疹
皮肤出现直径数毫米至两厘米的红色隆起性皮疹,形态类似荨麻疹风团,但持续时间更长。皮疹边界清晰,周围常有红晕,触之质地较硬,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布。部分患者皮疹顶端可见针尖大小瘀点,为昆虫口器刺入痕迹。
2、剧烈瘙痒
瘙痒程度通常较普通荨麻疹更显著,夜间尤为明显,可能影响睡眠质量。搔抓后易导致皮疹扩大或继发感染,形成糜烂结痂。冷敷或外用止痒药物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避免过度抓挠。
3、皮疹成批出现
新皮疹往往分批发生,旧疹未消新疹又起,呈现多形性特点。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存在红斑、丘疹、水疱等不同阶段的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腰腹部等暴露部位,衣物摩擦处症状可能加重。
4、中央小水疱
部分严重病例在丘疹顶部形成透明小水疱,疱液清亮,破溃后形成浅表糜烂面。这种情况多见于婴幼儿或过敏体质者,提示局部炎症反应较重,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风险。
5、局部灼热感
除瘙痒外,患者常自觉皮疹处有烧灼或刺痛感,皮肤温度可能轻微升高。这种症状在出汗、环境温度升高时更为明显,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有助于减轻不适。
日常需注意避免接触花草丛、宠物毛发等可能携带虫媒的环境,穿着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居家可使用防螨床品,定期烫洗贴身衣物。发作期间忌食海鲜、辛辣食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若皮疹持续扩散、出现脓疱或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或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