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热伤风可通过保持环境通风、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调整饮食、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热伤风通常由暑热侵袭、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病毒感染、积食内热等原因引起。
1、保持环境通风
将室温控制在26摄氏度左右,避免直吹空调或风扇,每日开窗通风数次。高温天气可使用除湿机降低湿度,避免包裹过厚衣物。通风时注意避开对流风,防止温差过大加重症状。
2、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或母乳,6个月以上婴儿可饮用稀释的苹果汁。观察尿量及口唇湿润度,若出现尿少、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禁止强行灌水,避免呛咳。
3、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忌用酒精或冰水。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持续不退时,应立即就医。
4、调整饮食
暂停添加新辅食,以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为主。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积食患儿可顺时针按摩腹部,配合山楂麦芽煮水饮用。
5、遵医嘱用药
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暑热证适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中药使用需辨证施治。严禁自行服用抗生素或退烧药,新生儿发热必须急诊处理。
日常护理需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湿衣物及时更换。恢复期避免人群密集场所,逐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若出现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哺乳期母亲应同步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有助于提升婴儿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