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常疼不一定是胃癌,但需警惕胃癌的可能性。胃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上腹疼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黑便、恶心呕吐等表现。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1、上腹疼痛
上腹疼痛是胃癌常见症状之一,早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隐痛,容易被误认为胃炎或胃溃疡。随着肿瘤增大,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并持续存在。疼痛部位多位于剑突下或上腹部,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背部放射痛。若疼痛性质改变或常规治疗无效,应及时就医排查。
2、食欲减退
胃癌患者常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对肉类等食物产生厌恶感。这是由于肿瘤生长影响胃部消化功能,导致早饱感。长期食欲不振会导致体重进行性下降,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部分患者会误以为是普通胃病而延误就诊。
3、体重下降
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是胃癌重要警示信号。肿瘤消耗机体营养、进食减少及消化吸收障碍共同导致体重减轻。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尤其需要重视。伴随乏力、贫血等症状时更应警惕恶性肿瘤可能。
4、黑便
胃癌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肠道消化后形成黑便。黑便呈柏油样,有特殊腥臭味。少量持续出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大量出血时可能出现呕血、心悸、头晕等失血症状。出现黑便应立即就医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5、恶心呕吐
胃癌晚期可能因肿瘤梗阻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隔夜食物。胃窦部肿瘤更易引起梗阻症状。部分患者呕吐后症状暂时缓解。长期呕吐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若呕吐伴随消瘦、腹部包块等表现,需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建议有胃部不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者尽早就诊,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应重视。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烫、腌制、熏烤食物,戒烟限酒。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胃镜检查筛查。确诊胃癌后应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