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药物缓解疼痛、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处理。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常伴随发热和手足皮疹。
1、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轻柔漱口,每日重复进行数次。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温水清洁口腔黏膜,避免用力擦拭导致溃疡出血。餐后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刺激创面。
2、药物缓解疼痛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等局部麻醉药物涂抹溃疡处。康复新液具有促进黏膜修复作用,西瓜霜喷剂可缓解灼痛感。禁止自行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口腔贴片。
3、调整饮食
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牛奶等。避免酸性、辛辣、坚硬食物刺激溃疡。可将水果榨汁后稀释饮用,补充维生素的同时减少对创面的摩擦。
4、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用室温白开水或淡盐水,预防脱水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发热期间可适当增加补液量,观察尿量及嘴唇湿润度。拒绝饮水时可尝试用滴管缓慢喂服。
5、预防继发感染
患儿餐具需煮沸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溃疡表面出现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时,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护理期间,家长需每日检查患儿口腔黏膜变化,记录溃疡数量及大小。保持居室通风,湿度维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有助于缓解口腔不适。患儿衣物应选择柔软棉质材料,减少因出汗导致的皮肤刺激。病程中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表现,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并发症,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蒸蛋羹、豆腐等,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