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分期主要依据肿瘤侵犯范围、症状严重程度及全身受累情况,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期标准包括受累淋巴结区域数量、是否累及淋巴结外器官、是否存在全身症状等。准确分期需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穿刺及病理活检等结果综合判断。
1、Ⅰ期淋巴瘤
Ⅰ期淋巴瘤指肿瘤局限于单个淋巴结区域或单个淋巴结外器官局部受累。此阶段患者通常无明显全身症状,可能仅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影像学检查可见局部淋巴结结构异常,但未扩散至邻近组织。早期发现时通过放疗或局部手术联合化疗,预后较好。
2、Ⅱ期淋巴瘤
Ⅱ期淋巴瘤指肿瘤累及横膈同侧两个及以上淋巴结区域,或单个淋巴结外器官及其邻近淋巴结受累。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夜间盗汗等轻度全身症状。CT检查可显示多区域淋巴结肿大,但未跨越横膈。治疗需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必要时辅以靶向治疗。
3、Ⅲ期淋巴瘤
Ⅲ期淋巴瘤指肿瘤已侵犯横膈上下两侧的淋巴结区域,可能伴有脾脏受累。患者常见持续发热、体重下降等明显全身症状。PET-CT检查可见广泛代谢活跃病灶。此阶段需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部分患者需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4、Ⅳ期淋巴瘤
Ⅳ期淋巴瘤指肿瘤已扩散至骨髓、肝脏、肺脏等远处器官,常伴随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造血系统损害。患者多出现反复高热、极度消瘦等恶病质表现。骨髓活检可见淋巴瘤细胞浸润。治疗以姑息性化疗为主,需同步处理并发症。
5、分期注意事项
淋巴瘤分期还需结合B症状评估,包括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8℃、夜间盗汗浸透衣物、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部分特殊类型淋巴瘤如惰性淋巴瘤,即使分期较晚也可能进展缓慢。所有分期结果均需经血液科医生结合病理类型、分子标志物等综合评估。
淋巴瘤患者确诊后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风险。饮食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豆制品等,适量补充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深色蔬菜水果。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出现持续发热或淋巴结迅速增大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