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碎石通常不需要住院,多数患者可在门诊完成治疗。输尿管结石碎石的方法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药物辅助排石、饮食调整。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颗粒,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前需进行影像学定位,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固定体位,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腰痛。输尿管镜碎石术利用内窥镜直达结石部位,配合激光或气压弹道设备粉碎结石,对中下段结石效果显著。术中需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术后可能留置双J管2-4周。
经皮肾镜碎石术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嵌顿性结石,需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置入肾镜。该方式碎石效率高但创伤相对较大,术后需监测出血和感染情况。药物辅助排石常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扩张输尿管,配合枸橼酸氢钾钠调节尿液酸碱度。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避免浓茶咖啡等含草酸饮料。急性发作期需限制高嘌呤食物,长期预防可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
碎石后应保持适度活动促进排石,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尿加重。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血尿或排尿困难需及时复诊。术后1个月需复查超声或CT确认结石清除情况,残留结石大于4毫米可能需要二次处理。有代谢异常或复发史的患者应定期检测尿钙尿酸等指标,必要时进行甲状旁腺功能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