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16 17:28

月经是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期临床表现主要有阴道出血、下腹坠胀、乳房胀痛、情绪波动、腰骶酸痛等。

1、阴道出血

月经期最典型表现为子宫内膜剥脱引起的阴道出血,出血量因人而异,初期量少逐渐增多后减少,持续3-7天。经血呈暗红色,可能含有少量子宫内膜碎片或血块。若出血量超过80毫升或持续超过7天需警惕月经过多。

2、下腹坠胀

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约60%女性会出现下腹坠胀或痉挛性疼痛,通常持续1-3天。疼痛多位于耻骨上方,可能放射至腰背部,热敷或轻度活动可缓解。严重痛经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3、乳房胀痛

月经前1-2周开始出现的乳房胀痛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表现为乳房敏感、触痛或结节感,月经来潮后逐渐减轻。这种周期性变化与乳腺导管扩张及组织水肿相关,建议选择无钢圈内衣减少压迫。

4、情绪波动

黄体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响5-羟色胺代谢,导致易怒、焦虑或情绪低落等经前期综合征表现。部分女性可能出现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等症状,通常月经开始后2-3天内自行缓解。

5、腰骶酸痛

盆腔充血及子宫收缩可引发腰骶部酸胀感,疼痛多呈钝性,体位改变时可能加重。这与子宫后倾压迫骶神经丛有关,适度腰部伸展运动或局部热敷有助于改善症状。若疼痛持续至月经结束后需排除盆腔病变。

月经期建议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卫生用品2-4次;饮食选择温补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温和活动;出现严重痛经、经量异常或周期紊乱时应及时妇科就诊。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