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性肾炎一般指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死亡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肾功能损害程度、肺部受累情况、感染控制效果、治疗方案选择、患者基础健康状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下降,部分患者伴随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肾脏病理可见局灶节段性肾小球坏死和新月体形成。该病需通过血液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肾活检等确诊。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利妥昔单抗等免疫抑制剂,多数患者肾功能可稳定或部分恢复。合并肺出血等危急情况时需血浆置换治疗。
未接受规范治疗或存在严重肺肾联合损害的患者预后较差。高龄、合并严重感染、透析依赖状态等因素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研究显示接受现代免疫抑制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但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时死亡率仍可能超过50%。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抗体滴度对评估预后至关重要。
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感染诱发疾病活动。注意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出现咳嗽咯血、少尿水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中需评估免疫抑制剂的骨髓抑制和感染风险,必要时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疫苗接种应避开疾病活动期,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