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义齿修复后需要注意口腔清洁、饮食调整、定期复查、避免咬硬物以及观察不适症状等事项。固定义齿的维护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口腔健康,正确的护理方法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口腔清洁
固定义齿修复后需加强口腔清洁,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修复体与牙龈交界处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长期清洁不当可能导致牙龈炎或继发龋齿。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横向用力刷牙损伤修复体边缘。
2、饮食调整
修复初期应避免食用过硬、过黏或过冷过热的食物,如坚果、年糕、冰棍等。固定义齿虽具有较高强度,但突然的过大咬合力可能造成瓷层崩裂或基牙损伤。建议从软食开始逐步适应,咀嚼时尽量双侧均衡用力。
3、定期复查
修复完成后需按医嘱定期复查,通常建议在戴牙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可早期发现基牙继发龋、修复体松动或边缘密合度下降等问题。长期未复查可能导致修复失败率显著增加。
4、避免咬硬物
禁止用修复牙咬瓶盖、撕包装等非咀嚼性行为,这类瞬间过大咬合力易导致修复体折裂或基牙牙根纵折。运动时建议佩戴防护牙托,夜间磨牙患者需配合使用颌垫。基牙因失去牙髓活力而脆性增加,更需注意保护。
5、观察不适症状
如出现修复体松动、牙龈肿胀出血、咬合疼痛或冷热敏感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这些可能是基牙病变、修复体边缘微渗漏或咬合创伤的表现。拖延处理可能引发牙周脓肿、基牙折裂等不可逆损伤。
固定义齿修复后需建立长期维护意识,除日常护理外建议每年进行专业洁治和口腔检查。吸烟者应控制吸烟量以减少修复体着色,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以降低基牙感染风险。修复体正常使用寿命通常可达8-10年,但个体差异较大,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评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