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腕肿痛可通过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物理康复等方式缓解。脚腕肿痛通常由扭伤、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静脉回流障碍、骨折等原因引起。
1、冷热敷交替
急性期48小时内建议冰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每次敷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可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48小时后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清除。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温度。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疼痛和炎症,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秋水仙碱片,严重肿胀可短期服用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长期服药者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3、物理康复
急性期过后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消肿,后期通过弹力带训练增强踝周肌肉力量。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软组织修复,脉冲电磁场疗法对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康复过程中应佩戴护踝避免二次损伤,逐步增加负重训练强度。
建议保持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选择低盐饮食减少水钠潴留。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康复期间可游泳或骑自行车进行低冲击运动,穿支撑性好的运动鞋。若肿胀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热,应及时复查排除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夜间睡眠时可使用枕头垫高脚部,日常避免穿过紧的袜子影响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