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肛可能引起肛周组织损伤、感染风险增加以及肛门功能异常。扩肛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肛裂、肛周脓肿、肛门失禁等问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1.肛周组织损伤
扩肛过程中若用力过猛或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肛管黏膜撕裂或肛周肌肉损伤。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剧烈疼痛、出血,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肛裂。轻微损伤可通过温水坐浴、外用痔疮膏缓解,反复损伤需就医进行肛门括约肌修复术。
2.感染风险增加
扩张器具消毒不彻底或操作环境不洁,可能将病原体带入肛管。细菌感染可引发肛窦炎、肛周脓肿,表现为肛门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早期发现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
3.肛门功能异常
频繁扩肛可能削弱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导致控便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气体或稀便不受控制漏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轻度功能障碍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严重者需进行肛门成形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术。
日常应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排便后使用温水冲洗。饮食注意补充膳食纤维,推荐每日摄入西蓝花、燕麦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出现肛门出血、持续疼痛或排便异常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禁止自行使用扩肛器具。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任何肛门操作前应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