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破皮流脓时可通过清洁伤口、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清创等方式促进愈合。伤口感染可能由细菌入侵、免疫力低下、伤口处理不当、糖尿病、异物残留等原因引起。
1、清洁伤口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冲洗创面,去除脓液和坏死组织。每日重复进行2-3次,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刺激伤口,冲洗后可用无菌纱布轻轻蘸干。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这类药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生长。涂抹前需清洁双手,用棉签将药膏均匀覆盖创面,最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3、口服药物
感染严重时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这些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可控制深层组织感染。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
4、物理治疗
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方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日治疗15-20分钟,能加速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治疗时需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皮肤烫伤,糖尿病患者慎用。
5、手术清创
对于深部化脓或坏死组织较多的伤口,需由医生进行清创术。通过手术彻底清除脓腔和失活组织,必要时放置引流条。术后需定期换药,监测有无继发出血或感染加重。
护理期间应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碰水。每日观察脓液颜色和量的变化,出现发热、红肿扩散等情况及时就医。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伤口愈合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创面二次损伤。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应暂时戒烟以改善局部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