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脚上长水泡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刺激、外用药物等方式治疗。水泡可能与摩擦损伤、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后需用干净毛巾蘸干水分,尤其注意趾缝间保持干燥。可选择吸湿性好的棉质袜子,避免穿不透气的合成纤维材质鞋袜。若水泡破裂,可局部涂抹碘伏消毒。
2、避免抓挠刺激
剪短孩子指甲并磨平边缘,必要时可给孩子戴上棉质手套。避免穿过紧或新鞋减少摩擦,选择宽松透气的软底鞋。若水泡较大影响行走,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但不宜使用创可贴密闭包扎。
3、外用药物
真菌感染引起的水泡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散。细菌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过敏性水泡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所有药物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涂抹后待药物吸收再穿袜。
建议家长每日检查孩子双脚情况,观察水泡是否出现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帮助皮肤修复。若水泡持续增多、伴随发热或三天内无改善,应及时就医排查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性疾病。避免让孩子光脚在公共浴室或泳池行走,定期消毒儿童鞋柜和洗脚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