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引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该疾病的主要危害包括肝功能损伤、胆汁淤积、免疫系统紊乱和全身代谢障碍。
1、肝功能损伤
自身免疫性肝炎会导致肝细胞持续受损,影响肝脏代谢功能。患者可能出现黄疸、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长期肝功能异常可能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和蛋白质合成减少。肝细胞损伤还会导致转氨酶水平持续升高。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肝衰竭。
2、胆汁淤积
免疫系统攻击胆管上皮细胞会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胆汁淤积可能引起皮肤瘙痒、脂肪吸收不良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长期胆汁淤积可能形成胆管炎或胆石症。部分患者会出现粪便颜色变浅和尿色加深。胆汁酸沉积还可能损伤其他器官。
3、免疫系统紊乱
自身抗体攻击肝细胞会引发全身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可能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或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可能导致血管炎或肾小球肾炎。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发热和关节疼痛。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4、全身代谢障碍
肝脏代谢功能受损会影响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代谢。患者可能出现血糖异常、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代谢紊乱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部分患者会出现水钠潴留和腹水形成。长期代谢异常可能影响多个器官功能。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饮酒和服用肝毒性药物,保证充足休息。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功能,但要避免过度疲劳。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遵医嘱规范使用免疫抑制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控制疾病进展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