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内分泌治疗是指通过药物调节激素水平促进睾丸下降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2岁以内、睾丸位置靠近阴囊的患儿。隐睾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激素治疗、手术固定、腹腔镜手术、睾丸自体移植、睾丸切除术等。
1、激素治疗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常用的治疗药物,通过模拟黄体生成素作用刺激睾丸下降。该治疗对近端隐睾效果较好,需在医生监测下进行。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阴茎增大等副作用,停药后可恢复。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睾丸位置变化。
2、手术固定
睾丸固定术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睾丸位置较高的病例,手术最佳年龄为6-12个月。通过腹股沟切口将睾丸固定在阴囊内,同时处理可能合并的腹股沟疝。术后需预防感染并定期随访睾丸发育情况,警惕术后萎缩或回缩等并发症。
3、腹腔镜手术
对于高位隐睾或腹腔内睾丸,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的优势。术中可精确游离精索血管,必要时采用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保留血供。该技术对术者操作要求较高,需在有经验的医疗中心开展。
4、睾丸自体移植
当精索血管过短时,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睾丸血管与腹壁下血管吻合。这种术式能最大限度保留睾丸功能,但存在血管栓塞风险。术后需用抗凝药物,并通过多普勒超声监测血流通畅度。
5、睾丸切除术
对萎缩严重或可疑恶变的睾丸需手术切除,特别是青春期后的腹腔内隐睾。切除后可根据对侧睾丸功能决定是否补充睾酮。所有隐睾患儿成年后都应定期体检,监测睾丸癌变风险。
隐睾患儿治疗后的长期管理尤为重要。建议每半年复查睾丸发育状况,青春期关注第二性征发育。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撞击阴囊,穿着宽松内衣。饮食注意补充锌等微量元素,适度进行跳跃运动帮助睾丸定位。家长需建立规范随访计划,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生育功能异常或内分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