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常见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该病是胃黏膜浅层炎症,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或饮食不当有关。
1、上腹隐痛
疼痛多位于剑突下区域,呈持续性钝痛或灼烧感,空腹时可能加重。这与胃黏膜充血水肿刺激神经末梢有关,进食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可能暂时缓解。需注意与十二指肠溃疡的饥饿痛相鉴别。
2、餐后饱胀
进食后出现胃部沉重感或早饱现象,可能伴随胃排空延迟。胃镜检查常见胃窦部黏膜充血肿胀,影响食物正常消化。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避免高脂饮食加重症状。
3、反酸嗳气
胃酸分泌异常导致胸骨后灼热感,尤其平卧时明显。频繁嗳气多因胃动力紊乱产生气体,部分患者口腔有酸苦味。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少夜间反流症状。
4、食欲减退
炎症影响胃分泌功能导致消化液减少,长期可能引发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出现闻到油烟味即恶心的条件反射,需排除合并胆囊疾病可能。
5、恶心呕吐
胃黏膜受刺激引发的防御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含胆汁。持续性呕吐需警惕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
浅表性胃炎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过度饮酒。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富含黏蛋白的食材帮助修复胃黏膜。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紊乱,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黑便、消瘦等报警症状,需及时进行胃镜复查。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应规范完成四联疗法治疗,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