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脑膜炎 急性脑膜炎引发的几个症状须知
发布于 2025/06/19 12:20
发布于 2025/06/19 12:20
急性脑膜炎是指脑膜(覆盖大脑和脊髓的薄膜)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发热、颈部僵硬、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急性脑膜炎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急性脑膜炎引发的头痛通常为突发性、持续性且难以缓解,疼痛程度剧烈,可能伴随头部胀痛或搏动感。这种头痛与普通头痛不同,常因颅内压增高或脑膜受刺激导致,咳嗽或低头时疼痛可能加重。患者可能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需警惕伴随发热或颈部僵硬的情况。
发热是急性脑膜炎的典型症状之一,体温可能快速升高至39摄氏度以上,伴有寒战或出汗。细菌性脑膜炎发热更为显著,而病毒性可能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发热与炎症反应释放的致热原有关,儿童或老年人可能出现不典型发热,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颈部僵硬表现为低头时颈部后侧肌肉强直性疼痛,医学上称为颈项强直。患者常无法将下巴贴近胸部,被动屈颈时阻力明显。这一症状由脑膜受刺激引发的反射性肌肉痉挛导致,是脑膜炎与普通感冒的重要区别特征,严重时可能出现角弓反张体征。
急性脑膜炎患者常出现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且突发性强。呕吐由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可能伴随剧烈头痛发作。儿童患者呕吐症状更为突出,易被误诊为胃肠炎,需注意是否伴有精神萎靡或前囟膨隆等神经系统表现。
意识障碍从嗜睡、谵妄到昏迷均可出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细菌性脑膜炎可能在24小时内出现意识水平下降,病毒性通常进展较慢。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或瞳孔异常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进行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评估。
急性脑膜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光。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适度肢体活动预防肌肉萎缩,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密切监测体温和意识变化,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或抗病毒疗程,定期复查脑脊液指标。疫苗接种是预防部分类型脑膜炎的有效手段,高危人群可咨询医生进行针对性预防。
上一篇 : 做完疝气手术刀口下面有硬块怎么回事,怎么办
下一篇 : 牙龈癌术后两周牙龈增生怎么办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