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发布于 2025/06/19 12:34
发布于 2025/06/19 12:34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是通过收集患者24小时内全部尿液,测定其中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肾脏滤过功能。该检测能反映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程度,对肾病诊断、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健康人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24小时总量不超过150毫克。当肾小球滤过膜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异常时,尿蛋白排泄量异常增高。检测采用比色法或免疫比浊法,通过标准化流程消除尿液浓度波动的影响。
出现水肿、泡沫尿等疑似肾病症状者需进行检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筛查,妊娠期出现蛋白尿需排除子痫前期。已确诊慢性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病情进展。
从首次排尿弃去后开始计时,之后24小时所有尿液需存入专用防腐剂容器。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收集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容器需冷藏保存,混匀后取50毫升送检并标注总尿量。
150-3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300毫克-3.5克提示中度蛋白尿,可能为肾小球肾炎。超过3.5克属于大量蛋白尿,典型见于肾病综合征。需结合尿常规、血肌酐等综合判断。
发热、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生理性蛋白尿增高。尿路感染时可能出现假阳性。标本收集不全、防腐剂失效会影响准确性。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引起肾毒性蛋白尿。
进行检测前3天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高蛋白摄入干扰结果。采集当日减少站立时间,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若检测异常应复查,并完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长期蛋白尿患者需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需限制每日饮水量,记录24小时尿量变化。
上一篇 : 宝宝几个月不长体重正常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