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阻性哮喘患者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扑尔敏。扑尔敏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可能加重气道分泌物黏稠度,导致痰液难以排出,进而诱发或加重呼吸困难。肺气阻性哮喘的治疗需以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药物为主,主要有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孟鲁司特等。若合并过敏症状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肺气阻性哮喘的核心病理改变为气道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扑尔敏的镇静作用及抗胆碱能效应可能抑制咳嗽反射,增加痰液滞留风险。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还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对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存在潜在风险。临床处理此类患者时,通常优先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控制炎症和支气管痉挛。
对于同时存在过敏性鼻炎或荨麻疹的肺气阻性哮喘患者,需权衡抗过敏治疗的必要性。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对气道黏液分泌影响较小,但仍有必要监测用药后肺功能变化。急性发作期间应避免使用任何可能抑制呼吸中枢或增加痰液黏稠度的药物,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肺气阻性哮喘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接触冷空气、粉尘等诱发因素,规律使用控制性药物,定期复查肺功能。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度进行呼吸肌锻炼。出现气促加重或痰液性状改变时须立即就诊,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