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出现白色物质可能由牙结石、牙菌斑、牙釉质脱矿、龋齿早期表现或根面龋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口腔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1、牙结石
长期清洁不足导致矿物质沉积形成硬质钙化团块,多位于牙龈缘附近。表现为粗糙的白色或淡黄色沉积物,可能伴随牙龈出血。通过超声波洁治可彻底清除,日常使用含焦磷酸盐牙膏有助于延缓形成。
2、牙菌斑
软性微生物膜堆积在牙颈部,呈现乳白色黏着物。未矿化时可通过巴氏刷牙法及牙线机械清除,含氯己定漱口水能抑制菌斑再生。长期存在可能诱发牙龈炎。
3、牙釉质脱矿
酸性环境导致羟基磷灰石溶解,表现为牙面白垩色斑块。常见于正畸托槽周围或频繁摄入酸性饮品者。使用含氟化亚锡的再矿化凝胶可修复早期病损,需控制饮食酸碱度。
4、龋齿白斑
釉质表层下脱矿形成的白垩色病损,是龋病最早期的可逆性表现。局部涂氟治疗可阻断进展,渗透树脂技术能改善美观。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龋洞。
5、根面龋
牙龈退缩后暴露的牙根表面发生龋坏,初期呈不规则的白色侵蚀区。与根面牙骨质抗酸能力弱有关,可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严重者可能需根管治疗。
建议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采用改良Bass刷牙法配合牙间隙清洁工具。限制高糖饮食摄入频率,餐后及时清水漱口。出现牙根敏感或颜色改变时应尽早就诊,避免使用硬毛牙刷横向刷牙加重根面磨损。妊娠期、正畸治疗期间及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口腔护理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