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和骨关节疼痛。这些症状可能由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免疫系统受损等因素引起。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身体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1、发热
发热是小儿急性白血病常见的早期表现,多为不规则低热或持续高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会抑制正常免疫功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部分患儿发热与白血病细胞释放致热原有关。家长需注意区分普通感冒发热与不明原因长期发热,避免延误诊治。
2、贫血
患儿常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贫血症状。白血病细胞侵占骨髓空间,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血红蛋白下降,随病情加重会出现明显缺氧表现。家长发现孩子异常疲倦时应及时检查血常规。
3、出血倾向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表现较常见。白血病细胞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轻微碰撞即出现皮下出血,或出现自发性黏膜出血,都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家长需特别注意孩子皮肤黏膜有无异常出血点。
4、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可能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系统会导致淋巴结进行性增大,质地较硬且活动度差。部分患儿伴有肝脾肿大。家长给孩子洗澡或更衣时应注意触摸浅表淋巴结情况。
5、骨关节疼痛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四肢长骨或关节疼痛,夜间尤为明显。白血病细胞在骨髓腔内大量增殖可导致骨膜牵拉和骨质破坏。疼痛部位多不固定,可能被误认为生长痛。若孩子持续抱怨骨痛且伴有其他症状,家长应提高警惕。
小儿急性白血病早期症状易与常见儿科疾病混淆,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多个症状时,应及时到儿科或血液科就诊。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患儿口腔卫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抵抗力。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定期监测血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