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本该是人生最灿烂的年华,却因肠癌匆匆离世。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但为什么总有人把医生的忠告当耳旁风?当身体发出警.报信号时,你真的听懂了吗?
一、这些症状别不当回事
1、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连续两周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尤其伴有黏液便时,要高度警惕。肠道肿瘤会刺激肠壁改变蠕动节律。
2、便血别总归咎于痔疮
鲜红色血可能来自肛周,但暗红色或柏油样便往往提示消化道出血。肿瘤表面溃破是常见原因。
3、莫名消瘦要查原因
一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又没有刻意节食运动,可能是肿瘤消耗营养的信号。
二、三类人尤其要当心
1、长期外卖族
高脂低纤饮食会延长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时间。每周超过5次外卖的人,肠道老化速度加快30%。
2、久坐办公族
每天静坐超过8小时的人群,肠道蠕动速度比正常人慢40%,代谢废物滞留时间更长。
3、有家族病史者
直系亲属有肠癌史的,患病风险增加2-4倍。建议比亲属发病年龄提前10年开始筛查。
三、预防其实很简单
1、每天一碗"彩虹菜"
西兰花、紫甘蓝、胡萝卜等彩色蔬菜富含抗癌物质。不同颜色搭配效果更佳。
2、掌握正确如厕姿势
脚下垫小凳子,保持35度角的蹲姿最符合人体工学,能减少排便用力。
3、定期做这项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每年一次,肠镜每3-5年一次。早期发现治疗几率可达90%以上。
四、别让侥幸心理害了你
1、年轻不是免死金牌
临床数据显示,40岁以下肠癌发病率十年间增长189%,最年轻患者仅16岁。
2、疼痛不是判断标准
早期肠癌往往不痛不痒,等出现剧烈腹痛时,通常已到中晚期。
3、体检不能流于形式
常规体检项目很难发现早期肠癌,需要针对性检查才能确诊。
那位33岁的年轻人,半年前体检就发现便潜血阳性,却因工作忙一再推迟复查。主治医生回忆时仍痛心不已:"哪怕早来三个月,结果都会完全不同。"生命没有重来的机会,但健康可以主动把握。从今天起,认真对待身体的每个异常信号,别让类似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