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扭伤腰可通过卧床休息、冷热敷交替、佩戴护腰、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腰部扭伤通常由肌肉拉伤、韧带损伤、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变、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保持腰椎生理曲度。避免翻身时腰部扭转,可借助护栏辅助起身。卧床期间每2小时调整一次体位,预防压疮形成。高龄患者需注意预防卧床并发症,如定期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2、冷热敷交替
损伤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减轻组织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使用40℃左右热毛巾或暖水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皮肤感觉迟钝者需防止烫伤,糖尿病患应避免长时间热敷。
3、佩戴护腰
选择医用腰围提供支撑保护,高度需覆盖肋弓至髂嵴范围。每日佩戴不超过6小时,卧床时解除。避免依赖护具导致肌肉萎缩,建议配合核心肌群训练。骨质疏松患者应选用硬质支具,防止腰椎压缩性骨折。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缓解局部疼痛,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反应。肌肉痉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盐酸乙哌立松片。高龄患者用药需评估肝肾功能,避免非甾体抗炎药引发消化道出血风险。
5、康复训练
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腰背肌训练,从仰卧位抬臀运动开始,过渡至跪位猫式伸展。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麦肯基疗法可改善腰椎活动度。合并骨质疏松者须避免前屈扭转动作,推荐水中步行训练减少关节负荷。
老年患者恢复期间需保证每日钙摄入800mg及维生素D补充,适量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建议使用助行器辅助活动,浴室加装防滑垫。若3天后疼痛无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需及时排查腰椎骨折、椎间盘突出等继发病变。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