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手足硬性水肿、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需及时就医治疗。
1、发热
发热是川崎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且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5天,部分患儿可达1-2周。发热期间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
2、皮疹
皮疹多出现在发热后2-3天,表现为多形性红斑,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疹形态多样,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疹或猩红热样疹,一般不伴有瘙痒感。皮疹通常在1周左右消退,不留色素沉着。
3、手足硬性水肿
手足硬性水肿是川崎病的特征性表现,多出现在病程第3-5天。患儿手掌和足底出现弥漫性硬性水肿,皮肤发红,触之有硬实感。恢复期可出现特征性的指趾端膜状脱皮,从甲床交界处开始。
4、结膜充血
双眼结膜充血是川崎病的重要表现之一,通常为双侧非渗出性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多出现在发热后1-2天,持续1-2周。这种充血不同于细菌性结膜炎,抗生素治疗无效。
5、口腔黏膜改变
口腔黏膜改变包括口唇干裂、草莓舌和咽部充血。口唇可出现明显充血、干裂甚至出血。舌乳头增生明显,呈现典型的草莓舌表现。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但无溃疡或渗出。
川崎病患儿需住院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恢复期应定期复查心脏彩超,监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如发现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