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关节炎确诊通常需进行关节液检查、HLA-B27检测、影像学检查及炎症指标检测四项核心检查。该病属于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症,常见于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感染后1-4周发病,典型表现为下肢大关节不对称肿痛伴肌腱端炎。
1.关节液检查
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进行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反应性关节炎的关节液呈炎性改变但无菌生长,白细胞计数通常超过2000个/μL,此检查可排除化脓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需在无菌操作下由风湿科医师完成,穿刺后需加压包扎避免关节血肿。
2.HLA-B27检测
该基因检测对诊断有提示价值,约60%-80%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呈阳性,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检测需抽取外周静脉血,3-5个工作日出结果,阳性者更易发展为慢性病程或合并葡萄膜炎等关节外表现。
3.影像学检查
X线早期可能仅显示软组织肿胀,晚期可见跟骨骨刺或骶髂关节炎;超声能发现肌腱端炎和滑膜增生;MRI对早期骨髓水肿和骶髂关节病变敏感。推荐优先进行受累关节X线结合超声检查,疑似脊柱受累时加做骶髂关节MRI。
4.炎症指标检测
包括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急性期两者均会升高,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采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数值异常升高时需警惕合并其他风湿性疾病可能。
确诊反应性关节炎后,患者需保持适度关节活动但避免负重运动,急性期可局部冷敷缓解肿痛。饮食应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等抗炎食物,减少红肉摄入。合并泌尿系感染史者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出现眼部充血或腰骶部疼痛需及时复诊。病程超过6个月者需评估是否进展为慢性关节炎,必要时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