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脐周红肿、异常分泌物、发热以及哭闹不安。新生儿脐炎是脐带残端感染引起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导致,需及时就医处理。
一、脐周红肿
脐周皮肤发红肿胀是脐炎早期典型表现。炎症刺激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触碰时新生儿可能出现抗拒反应。红肿范围通常围绕脐部呈放射状扩散,严重时可蔓延至腹壁。家长发现红肿持续加重或范围扩大时需立即就医。
二、异常分泌物
脐部可能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或血性渗液,分泌物常伴有异味。正常干燥脱落的脐带残端不应有液体渗出,出现分泌物提示存在感染。分泌物干燥后可能形成硬痂,强行剥离可能加重损伤。护理时应用无菌棉签轻柔清洁,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
三、发热
部分患儿会出现体温升高,提示感染可能已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新生儿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即需警惕,若伴随精神萎靡、拒奶等症状表明病情进展。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完善,发热可能迅速进展为败血症,需紧急医疗干预。
四、哭闹不安
脐部疼痛刺激可导致新生儿持续哭闹、睡眠不安。触摸脐周时哭闹加剧是重要观察指标。部分患儿可能因疼痛出现屈曲体位或拒绝腹部接触。长期哭闹可能影响喂养和生长发育,需排查是否合并肠梗阻等并发症。
预防新生儿脐炎需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拭,避免尿布摩擦。脐带脱落前不宜盆浴,穿戴宽松衣物。发现脐周发红、渗液等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儿科或新生儿科,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感染需静脉用药。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护理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及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