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脸肿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外伤、唾液腺疾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部不对称肿胀、局部发红或疼痛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或食用海鲜等致敏物质可能引发面部局部肿胀,常伴随皮肤瘙痒或荨麻疹。轻度过敏可冷敷缓解,反复发作需排查过敏原。急性严重过敏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并尽快就医。
2、感染因素
牙龈炎、腮腺炎等口腔颌面部感染会导致患侧肿胀压痛,可能伴有发热。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利巴韦林颗粒配合局部热敷。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3、外伤撞击
面部受到撞击后软组织损伤会引起肿胀淤血,24小时内冷敷可减轻水肿,后期热敷促进吸收。若伴随骨折需拍摄X线片,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严重骨折需颌面外科手术复位。
4、唾液腺疾病
腮腺导管结石或炎症会造成进食后单侧腮腺区肿胀,超声检查可确诊。治疗需用甲硝唑片控制感染,配合酸性食物促进唾液分泌。结石较大者需行涎腺镜取石术。
5、血管神经性水肿
遗传性或获得性C1酯酶抑制剂缺乏可能导致突发性面部肿胀,不伴瘙痒但易复发。急性期用醋酸泼尼松龙片,长期预防可用氨甲环酸片。喉头水肿需紧急气管切开。
出现单侧面肿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呼吸困难等危重症状,避免自行挤压肿胀部位。饮食宜清淡,避免过硬食物加重咀嚼负担。记录肿胀发生时间、诱因及变化情况,就医时提供详细病史。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3天不缓解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或过敏反应科,完善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