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眼球内转时上转受限,常伴有眼球运动异常和复视。该症状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炎症或手术等因素引起。
1、眼球运动受限
患者眼球向内转动时向上运动明显受限,向外侧注视时上转功能相对正常。这种特征性表现与上斜肌肌腱异常增厚或粘连直接相关,可能伴随眼球转动疼痛。部分先天性病例会出现代偿性头位偏斜。
2、异常头位
约半数患者会不自主采用下颌上抬、头部向患侧倾斜的姿势,这是机体为获得双眼单视而产生的代偿机制。长期异常头位可能导致颈椎发育问题,儿童患者更易出现面部不对称等继发改变。
3、复视现象
当眼球试图向内上方转动时,因机械性限制会产生垂直性复视。这种复视在阅读或下楼梯时尤为明显,可能引发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部分患者会主动避免向特定方向注视来减轻症状。
4、伴随体征
后天性病例可能合并眼睑下垂、结膜充血等炎症表现。外伤性患者常见眼眶骨折或眼外肌嵌顿。手术导致的病例多在术后早期出现症状,可能伴有眼眶组织水肿或瘢痕形成。
5、病情波动
部分儿童患者的症状会随年龄增长自行改善,但成人获得性病例通常呈进行性发展。炎症性因素引起的症状可能随原发病变化而波动,外伤后患者症状多持续存在。
建议出现相关症状者尽早就诊眼科进行眼眶CT、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眼球转动,儿童患者需定期评估视功能发育情况。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松解上斜肌肌腱,术后需配合视觉训练促进双眼视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