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全身痒越抓越痒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荨麻疹、疥疮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局部用药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夜间瘙痒的常见原因,空气湿度低或频繁洗澡会破坏皮肤屏障。表现为皮肤脱屑、紧绷感,抓挠后可能出现红色抓痕。建议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乳,如尿素维E乳膏,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洗澡水温控制在40℃以下。
2、过敏反应
接触床单螨虫、花粉或进食海鲜等致敏物可引发组胺释放,导致瘙痒泛发全身。常伴红色丘疹或风团,抓挠会加重炎症反应。需排查过敏原,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或外用炉甘石洗剂,严重时需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3、湿疹
慢性湿疹夜间瘙痒加剧与皮质醇节律变化有关。好发于四肢屈侧,可见红斑、丘疹伴渗出倾向。建议穿纯棉衣物,避免搔抓,急性期用硼酸洗液湿敷,慢性期使用卤米松乳膏,配合口服依巴斯汀片控制症状。
4、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可能在夜间体温升高时发作,表现为剧痒的风团,搔抓后面积扩大。与免疫异常有关,急性期需立即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严重水肿时联合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避免热刺激和剧烈运动。
5、疥疮
疥螨感染具有夜间活动特性,指缝、腕部等部位出现隧道样丘疹,传染性强。需全家同步治疗,外用硫软膏或克罗米通乳膏,衣物沸水消毒。继发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瘙痒剧烈可短期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夜间瘙痒患者应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选择透气纯棉睡衣,避免辛辣饮食。记录瘙痒发作时间与诱因,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发热、皮肤溃烂时需就医。慢性瘙痒患者可进行冷敷缓解,切勿过度使用热水烫洗,防止继发皮肤苔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