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疫苗主要有减毒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两种类型,接种后能显著降低重症腹泻发生率。
1、预防重症腹泻
轮状病毒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中和病毒。临床数据显示疫苗对重症轮状病毒肠炎的保护效力较高,能减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2、降低住院风险
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住院概率明显增加。疫苗接种可使因腹泻住院的需求下降,减轻家庭医疗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3、建立群体免疫
疫苗接种不仅能保护个体,当覆盖率超过一定阈值时还可形成群体免疫屏障。这有助于阻断病毒在托幼机构等集体环境中的传播,保护尚未完成接种程序或存在接种禁忌的易感儿童。
4、经济效益显著
相比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医疗支出,疫苗接种具有成本效益优势。可避免家长因照顾患儿产生的误工损失,减少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
5、接种安全性高
现有轮状病毒疫苗不良反应多为轻微的一过性症状,如低热、食欲减退等。严重肠套叠等罕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接种获益远大于潜在风险。建议在2、4、6月龄完成三剂次基础免疫。
婴幼儿应在健康状态下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反应。哺乳期母亲可继续母乳喂养,腹泻患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保持喂养器具消毒与手部卫生能进一步预防病毒传播,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