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艾滋病;HPV是人乳头瘤病毒,主要引起皮肤黏膜疣或宫颈癌等病变。两者在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及疾病进程上有本质区别。
HIV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病毒直接破坏CD4+T淋巴细胞,造成免疫系统崩溃。感染后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未经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因严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死亡。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HPV则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能诱发宫颈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低危型多导致生殖器疣或寻常疣。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相关癌症,早期病变通过手术或物理治疗可治愈。
两种病毒均能通过性接触传播,但HPV还可经污染物间接传播。HIV感染需终身服药控制,而HPV感染多为暂时性且可被免疫系统清除。HIV检测主要依靠抗体筛查和核酸定量,HPV诊断需进行病毒分型检测。预防HIV需避免高危行为和使用安全套,预防HPV除行为干预外更强调疫苗接种。
日常应避免共用针具、不规范医疗操作等血液暴露风险,性行为中使用物理屏障保护。建议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HIV高危暴露者可考虑暴露前预防用药。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重下降或皮肤黏膜新生物时,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