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CTA检查通常适用于疑似脑血管病变、脑外伤或脑肿瘤等情况。主要有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卒中风险评估、颅脑外伤后血管评估等适应症。
1、脑血管狭窄
脑血管狭窄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头痛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头部CTA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和部位,帮助判断是否需要支架植入或药物治疗。常用诊断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脑动脉瘤
未破裂脑动脉瘤通常无症状,破裂后会引起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头部CTA可准确测量动脉瘤大小、位置及形态特征,为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手术提供依据。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因造影剂可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3、动静脉畸形
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可能引发癫痫或脑出血。头部CTA能三维重建畸形血管团,明确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关系。治疗方案需根据畸形位置选择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或立体定向放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4、脑卒中评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快速明确责任血管闭塞部位。头部CTA可区分大血管闭塞与小血管病变,指导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检查需在发病6小时内完成,同时配合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5、颅脑外伤
严重颅脑外伤可能损伤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头部CTA能发现血管夹层、假性动脉瘤等创伤性病变,避免迟发性脑梗死。多发伤患者需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血管检查。
进行头部CTA检查前应去除金属饰品,有造影剂过敏史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需监测肌酐变化。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出现持续头痛、视力变化等症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