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H在医学上是指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属于一种慢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及周围韧带钙化、骨化。
1、疾病特征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病变主要累及胸椎和腰椎。典型表现为脊柱前纵韧带广泛钙化,形成特征性“流动钙化”影像学改变。患者可能出现脊柱僵硬、活动受限,但疼痛症状通常较轻。部分患者可伴随周围关节如跟骨、肘部的骨质增生。
2、发病机制
该病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代谢异常有关。长期高血糖状态、肥胖、维生素A过量摄入等因素可能促进发病。病理表现为韧带附着点处新骨形成,但无椎间盘退变或骶髂关节受累,这与强直性脊柱炎存在本质区别。
3、诊断标准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连续4个椎体前外侧流注样钙化即可确诊。CT能更清晰显示韧带骨化程度,MRI有助于鉴别其他脊柱疾病。需排除强直性脊柱炎、退行性脊柱病等相似疾病,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和HLA-B27通常为阴性。
4、治疗方法
无症状者无须特殊治疗。出现疼痛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严重脊柱畸形影响功能者需手术矫正,如椎管减压术。物理治疗如热敷、牵引可改善关节活动度,但需避免剧烈推拿。
5、日常管理
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高嘌呤饮食。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维持脊柱柔韧性。定期监测血糖、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睡觉时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曲度,避免长期保持固定姿势。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患者需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肢体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压迫表现应及时就诊。日常可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脊柱X线,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