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速按持续时间可分为非持续性室速和持续性室速两类。
非持续性室速通常指持续时间短于30秒且能自行终止的心律失常。这类室速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诱发,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但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诊断需依赖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监测,治疗上可考虑纠正诱因,如补充钾镁、停用致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使用盐酸美西律片或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持续性室速指持续时间超过30秒或需药物、电复律干预才能终止的室速。常见于结构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患者,易导致血压下降、晕厥甚至猝死。急性期需立即电复律,长期管理可选用盐酸胺碘酮片、索他洛尔片等药物,部分患者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两类室速均需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持续性室速预后更差,需密切随访。
室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因,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规律监测心率。合并基础心脏病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心悸伴头晕、黑朦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