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行焦痂切开术时需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6/22 14:19

临床上行焦痂切开术时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评估切开深度、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创面管理和预防感染。该手术主要用于处理深度烧伤形成的焦痂,以缓解组织压力、改善血液循环。

1、无菌操作

手术全程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包括术区消毒铺巾、器械灭菌及医护人员防护。焦痂切开后暴露的创面易继发感染,术前可使用碘伏溶液消毒焦痂及周围皮肤,术中避免接触污染物品。术后48小时内需密切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出现脓性分泌物需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2、深度评估

术前通过烧伤面积和深度判断切开范围,通常选择Ⅲ度烧伤焦痂张力最高处纵向切开。使用电刀或手术刀沿肢体长轴切开,深度以达深筋膜层为宜,避免损伤深层血管神经。手指部位需避开屈肌腱鞘,躯干部位应注意保护肋间肌群。

3、生命体征

术中持续监测血压、血氧及心电图,尤其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焦痂切开可能导致大量炎性介质释放,诱发循环波动。备好血管活性药物和复苏设备,出现血压骤降时立即暂停手术并扩容治疗。儿童患者需精确计算补液量。

4、创面处理

术后创面覆盖银离子敷料或磺胺嘧啶银霜,外层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肢体部位需抬高减轻水肿,每日检查末梢循环。焦痂切开后可能暴露坏死组织,需在24-72小时后行二次清创。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者需测量筋膜室内压。

5、感染预防

术后常规使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或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感染,创面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营养不良患者补充人血白蛋白。定期更换敷料时观察创缘红肿、皮温升高等感染征象。

焦痂切开术后患者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不少于1.5克/公斤体重,可选择鱼肉、鸡胸肉及大豆制品。创面愈合期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和硫酸锌片促进胶原合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肢体手术部位三个月内避免负重锻炼。术后两周复诊评估切口愈合情况,出现发热或创面疼痛加剧需立即返院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