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及处理措施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2 19:01

输液反应主要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及空气栓塞等,可通过停止输液、抗过敏治疗、调整滴速、局部处理及紧急救治等方式应对。

1、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因致热原进入血液引起,表现为寒战、高热等症状。需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液体,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或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抗过敏,必要时物理降温。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重复使用同一批号液体。

2、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常见于青霉素类等药物输注时,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严重者需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扩容抗休克。

3、循环负荷过重

输液速度过快或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发生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需立即取端坐位,调慢滴速至20-30滴/分,给予高流量吸氧,遵医嘱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4、静脉炎

长期输注高渗溶液或刺激性药物可导致静脉壁炎症,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应更换穿刺部位,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严重者需进行超短波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5、空气栓塞

输液管路排气不彻底可能引发空气栓塞,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丧失。需立即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给予纯氧吸入,必要时行右心室穿刺抽气。严格检查输液系统密闭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降低风险。

预防输液反应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控制输液速度,观察穿刺部位情况。输注特殊药物前详细询问过敏史,抗生素类药物必须规范皮试。出现异常症状时立即关闭调节器并报告医护人员,保留剩余药液送检。患者及家属应了解常见反应表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生命体征监测与记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