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炎可通过口服镇痛药、局部热敷、物理治疗、神经阻滞、中医针灸等方式缓解疼痛。肋间神经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脊柱退行性变、胸椎损伤、带状疱疹后遗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表现为沿肋间隙的刺痛或灼烧感。
1、口服镇痛药
布洛芬缓释胶囊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对乙酰氨基酚片通过中枢镇痛作用缓解轻度疼痛;加巴喷丁胶囊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一线用药,能调节钙通道减少异常放电。需注意胃肠不适或头晕等不良反应,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局部热敷
使用40-45℃热水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区域,每次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理疗灯照射可穿透皮下3-5厘米,缓解肌肉痉挛。热敷时需防止低温烫伤,皮肤感觉异常者应在他人监护下进行。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神经水肿,干扰电疗法利用交叉电流阻断痛觉传导。体外冲击波可促进组织修复,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前需排除心脏起搏器植入等禁忌证,通常10-15次为1疗程。
4、神经阻滞
在超声引导下将利多卡因注射液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入肋间神经周围,快速阻断疼痛信号。该方法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急性发作,需由麻醉科医师操作,术后可能出现短暂麻木或瘀斑。
5、中医针灸
选取期门、章门等穴位配合电针刺激,通过调节经络气血缓解疼痛。拔罐疗法可改善局部气滞血瘀,艾灸神阙穴能温通阳气。治疗期间应避免受凉,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灸疗温度。
疼痛发作期应保持患侧卧位休息,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转身动作。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帮助肋间肌放松。饮食宜补充维生素B1片及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急性期可食用薏仁粥利湿消肿。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伴呼吸困难,需警惕气胸等并发症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