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8禽流感病毒是传染源,可通过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传播给人类。H5N8属于甲型流感病毒高致病性亚型,主要在家禽中流行,人类感染概率较低但需警惕变异风险。
H5N8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中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途径在禽群中快速传播。人类感染通常发生在直接接触病禽或污染环境后,病毒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典型流感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肺炎甚至多器官衰竭。目前全球报道的人类感染病例较少,但病毒存在通过基因重组获得人际传播能力的潜在风险。
针对H5N8的防控需采取综合措施。禽类养殖场应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包括定期消毒、隔离新引进禽只、接种禽流感疫苗等。从业人员需配备防护装备,接触禽类后及时清洁消毒。普通人群应避免接触活禽市场,食用禽肉须彻底煮熟。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需立即隔离并上报,采用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公共卫生部门需加强禽类疫情监测和病毒基因测序,及时预警病毒变异情况。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接触禽类后使用肥皂水洗手至少20秒。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且有禽类接触史时,须佩戴口罩就医并主动告知暴露史。禽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前往活禽交易市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需加强防护。目前尚无针对H5N8的人用疫苗,但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混合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