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可通过膀胱水扩张术、口服药物、膀胱灌注、神经调节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膀胱黏膜屏障受损、神经源性炎症、盆腔手术史、慢性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盆腔疼痛等症状。
1、膀胱水扩张术
膀胱水扩张术是在麻醉下向膀胱内注入液体使其扩张,通过机械性牵拉改善膀胱壁血流并暂时破坏敏感神经末梢。该手术可缓解疼痛症状,但效果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部分患者需重复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或尿潴留,需留置导尿管1-2天。适合保守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患者。
2、口服药物
常用口服药物包括阿米替林片、戊聚糖多硫酸钠胶囊、西咪替丁片等。阿米替林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缓解疼痛;戊聚糖多硫酸钠可修复膀胱黏膜;西咪替丁具有抗组胺作用。药物需持续使用4-6周才能评估疗效,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副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不同机制药物。
3、膀胱灌注
膀胱灌注治疗直接将药物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常用二甲基亚砜溶液、肝素钠溶液、利多卡因溶液等。二甲基亚砜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肝素可修复糖胺聚糖层,利多卡因能快速缓解疼痛。每周灌注1-2次,6-8周为完整疗程。灌注后需保留药液15-30分钟,可能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4、神经调节治疗
神经调节治疗包括骶神经调节和胫神经刺激。骶神经调节通过植入脉冲发生器持续调节骶神经活动,需手术放置电极。胫神经刺激为无创治疗,通过踝部电极刺激神经。两种方法均能改善尿频和疼痛,有效率约50-70%。治疗前需进行测试评估效果,适合药物疗效不佳者。
5、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酸性食物等刺激膀胱的饮食,推荐低酸饮食方案。通过膀胱训练延长排尿间隔,逐步增加膀胱容量。盆底肌放松训练可缓解痉挛性疼痛,温水坐浴有助于放松盆腔肌肉。穿着宽松衣物,避免久坐压迫会阴。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变化。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浓缩尿液刺激膀胱。可尝试无咖啡因草本茶或碱性水。建议穿着纯棉内衣,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护产品。温水淋浴比盆浴更适合缓解盆腔不适。定期进行温和运动如瑜伽或散步,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若症状加重或出现血尿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