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百日咳可通过保持呼吸道湿润、药物治疗、免疫接种等方式缓解。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可能伴随鸡鸣样回声。
1、保持呼吸道湿润
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咳嗽症状。适当提高室内湿度至5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婴儿呼吸道。哺乳期母亲可增加水分摄入,通过母乳为婴儿补充体液。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防止加重咳嗽。
2、药物治疗
百日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红霉素颗粒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严重痉挛性咳嗽,可能需配合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治疗。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3、免疫接种
按时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免疫规划要求婴儿在3、4、5月龄各接种1剂次基础免疫,18-24月龄加强1剂。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婴儿接触患者后需进行暴露后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反应,通常2-3天可自行缓解。
护理百日咳婴儿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哭闹诱发咳嗽。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进食后保持直立体位30分钟。密切观察呼吸频率、面色等变化,出现口唇青紫、呼吸暂停等危重症状时立即就医。恢复期注意营养补充,优先选择易消化的母乳或配方奶,适当补充维生素A、D帮助黏膜修复。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评估疾病对婴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