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是否严重需结合病变程度和并发症风险综合判断,主要从病理损伤程度和症状表现两方面评估。
1、病理损伤程度
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伴点状糜烂时,属于轻度病变,通常与短期药物刺激或饮食不当有关,可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修复黏膜。若出现广泛黏膜缺损或深达肌层的溃疡,可能伴随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或静脉注射埃索美拉唑钠。
2、症状表现
仅有上腹隐痛、嗳气等轻微症状时,多提示浅表性糜烂,建议采用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若持续剧烈腹痛合并体重下降,需警惕癌变风险,应完善胃蛋白酶原检测和病理活检。特殊类型如应激性糜烂常见于重症患者,可能快速进展为多器官衰竭。
患者需长期保持细软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服用枸橼酸铋钾胶囊等黏膜保护剂。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出现呕血或柏油样便时立即就医。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规范进行四联疗法,常用组合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