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肺结核怎么防止传染

发布于 2025/06/24 13:50

活动性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防止传染需采取隔离防护、环境消毒、药物预防等综合措施。主要有规范用药、佩戴口罩、开窗通风、分餐制、接种疫苗等方式。

1、规范用药: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规范用药可快速降低痰菌载量,通常在治疗2-4周后传染性显著减弱。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痰涂片,直至连续两次痰菌转阴。

2、佩戴口罩:

患者外出或与他人接触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阻挡90%以上的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建议佩戴N95口罩,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密封丢弃。口罩需4-6小时更换,潮湿或污染时立即更换。

3、开窗通风:

患者居住环境需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可稀释结核杆菌浓度。紫外线照射或空气消毒机辅助消毒,重点消毒患者经常接触的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

4、分餐制:

实行餐具专人专用,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10分钟以上。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唾液接触。患者剩余食物应丢弃处理,不宜存放或他人食用。

5、接种疫苗: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阴性者可接种卡介苗增强免疫力。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风险人群建议补种疫苗,但疫苗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防护措施。

患者应单独居住或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痰液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处理。接触者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需及时筛查。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D,避免熬夜、吸烟等降低免疫力的行为。居住环境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被褥衣物勤晒洗,从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三环节全面阻断传播链。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