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类型都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24 18:36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或心瓣膜被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类型有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毒力较强的病原体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多由草绿色链球菌等毒力较弱的病原体导致。

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可能在数天至数周内出现严重症状。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毒力较强的病原体。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心脏听诊可闻及新出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容易发生栓塞并发症,如脑栓塞、肺栓塞等。治疗上需要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如万古霉素注射液、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等,必要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隐匿,病程可达数周至数月,常见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等毒力较弱的病原体。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奥斯勒结节、詹韦病变等特征性表现。心脏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但杂音性质相对稳定。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4-6周的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钠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等,同时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变化。

3、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是发生在人工心脏瓣膜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类型。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发生在术后2个月内,多由手术中感染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发生在术后2个月以后,致病菌与自然瓣膜心内膜炎相似。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治疗较为复杂,常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如利福平胶囊、万古霉素注射液等,且多数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更换感染的人工瓣膜。

4、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累及三尖瓣,常见于静脉吸毒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等人群。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患者可能出现反复肺部感染、肺栓塞等表现。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相对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预后较好,可使用苯唑西林钠注射液、万古霉素注射液等抗生素治疗,但若出现严重瓣膜功能不全或持续感染,仍需考虑手术治疗。

5、培养阴性心内膜炎

培养阴性心内膜炎是指临床表现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多次血培养均为阴性的情况。可能原因包括已使用抗生素治疗、特殊病原体感染或实验室技术限制等。对于这类患者,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特殊检查以明确病原体。治疗上可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片、利福平胶囊等,同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饮食上应保证充足营养,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蛋类等。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进行牙科操作或其他有创操作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