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的表现主要有皮肤发黄、食欲减退、疲劳乏力等。肝脏功能异常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皮肤发黄
皮肤发黄是肝功能异常的常见表现,可能与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肝脏受损时,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病毒性肝炎、胆管阻塞等疾病均可引发该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保护肝细胞,同时需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
2、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多与肝脏消化功能下降相关。肝脏分泌的胆汁参与脂肪消化,当肝细胞受损时,胆汁分泌减少,易出现腹胀、厌油腻等症状。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常伴随此类表现。建议患者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改善胆汁淤积。
3、疲劳乏力
疲劳乏力是肝病患者的非特异性症状,可能与能量代谢紊乱有关。肝脏参与糖原合成与储存,肝功能异常时易导致机体供能不足。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均可引发持续性疲劳。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谷胱甘肽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盐、高糖及腌制食品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掩盖病情。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还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