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泡沫状黄绿色分泌物、阴道灼热感及性交痛四个典型症状。该病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属于性传播疾病,也可能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1、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滴虫阴道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由阴道毛滴虫在阴道内繁殖刺激黏膜导致。瘙痒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难忍不等,夜间可能加重,伴随外阴皮肤抓痕或红肿。患者常因搔抓引发继发感染,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临床常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替硝唑栓或奥硝唑胶囊进行杀虫治疗。
2、泡沫状黄绿色分泌物
特征性表现为稀薄泡沫状阴道分泌物,颜色呈黄绿色或灰黄色,带有腐臭味。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可能浸湿内裤,滴虫代谢产物导致分泌物pH值升高至5.0以上。显微镜检查可见活动的滴虫及大量白细胞。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服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口服药物。
3、阴道灼热感
阴道黏膜在滴虫侵袭下出现充血水肿,产生持续烧灼感或刺痛,排尿时尿道刺激症状可能加重。严重者可见阴道壁草莓样充血斑点。建议穿纯棉透气内裤,减少摩擦刺激,可配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禁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酸性环境。
4、性交痛
炎症导致阴道黏膜脆弱敏感,性交时机械摩擦引发疼痛甚至出血,可能伴发尿道口红肿。急性期应禁止性生活,完成甲硝唑凝胶全程治疗后,需复查白带确认转阴。反复发作者需排查伴侣隐匿感染,必要时联合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增强疗效。
滴虫阴道炎患者治疗期间应每日煮沸消毒内裤,避免共用浴具。饮食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需复查,防止复发。孕妇感染可能引起胎膜早破,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妊娠安全级药物治疗。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就诊,不规范用药易导致滴虫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