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常见发病因素主要有肩关节退行性改变、肩部外伤、慢性劳损、内分泌代谢异常以及免疫炎症反应等。肩周炎又称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1、肩关节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下降,容易发生炎症反应。这种情况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常表现为夜间静息痛和晨僵。可通过热敷、针灸等物理疗法缓解症状。
2、肩部外伤
肩关节骨折、脱位或软组织损伤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关节囊粘连。外伤后长期制动会加重组织挛缩。建议伤后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关节僵硬。
3、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性肩部动作或姿势不良会导致肌腱慢性损伤,常见于运动员、教师等职业人群。主要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加重。应注意调整工作姿势,适当休息,必要时可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炎症。
4、内分泌代谢异常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肩周炎,可能与糖代谢异常影响结缔组织修复有关。这类患者除控制原发病外,可配合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5、免疫炎症反应
部分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导致肩关节滑膜增生和纤维化。这类情况常伴随其他关节症状,可能需要使用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调节药物。确诊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
预防肩周炎需注意避免肩部过度负荷,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肩关节稳定性。寒冷季节注意肩部保暖,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压迫患侧。出现持续肩痛时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