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治疗前需注意隔离防护、症状观察、饮食调整、避免并发症诱发因素及就医准备。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1、隔离防护
确诊或疑似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立即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5天。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患者接触过的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衣物、被褥需高温清洗消毒。隔离期间避免前往公共场所,防止病毒传播。
2、症状观察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日测量2-3次。观察腮腺肿胀程度是否加重,是否出现单侧或双侧睾丸肿痛、腹痛、头痛、呕吐等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嗜睡或意识模糊,可能提示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其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
3、饮食调整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泥等。避免酸性、辛辣或坚硬食物刺激腮腺分泌。适量增加温开水、淡盐水或稀释果汁的摄入量,保持口腔湿润。可用吸管辅助饮水减少咀嚼动作。餐后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避免并发症
卧床休息至体温恢复正常,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男性患者需穿宽松内裤,用毛巾冷敷睾丸减轻肿胀。不可随意挤压肿胀的腮腺部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诱发睾丸炎或卵巢炎。妊娠期感染可能增加流产风险,需加强产检。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5、就医准备
记录症状出现时间、体温变化曲线和用药情况。就医时携带既往病历、过敏史和疫苗接种记录。可提前准备血常规、血清淀粉酶等检查报告。家长需向医生详细描述儿童患者的饮食、睡眠和二便情况。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板蓝根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缓解发热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鸡蛋羹、鱼肉糜等优质蛋白食物。肿胀消退后仍须继续隔离至规定时限。痊愈后2-4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未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应在3天内应急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60%,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康复6个月内出现关节疼痛或听力下降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