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癣的并发症主要有色素沉着减退、继发感染和皮肤瘙痒。花斑癣是一种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浅表性真菌病,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疹,颜色可为白色、粉红色或棕色。
1、色素沉着减退
花斑癣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减退,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白色或浅色斑块。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真菌感染干扰了皮肤黑色素的正常合成。色素沉着减退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即使真菌感染得到控制后也可能存在。对于色素沉着减退,可以遵医嘱使用氢醌乳膏、复方甘草酸苷片或维生素E软膏等药物帮助改善症状。
2、继发感染
花斑癣患者可能因搔抓患处而导致皮肤破损,从而引发继发细菌感染。继发感染通常表现为患处红肿、疼痛、渗出液体或脓液。继发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有关。对于继发感染,可以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3、皮肤瘙痒
花斑癣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瘙痒可能导致患者反复搔抓,进而加重皮肤损伤。瘙痒通常与真菌代谢产物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对于皮肤瘙痒,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应避免过度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花斑癣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出汗,穿着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日常可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