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瘙痒。急性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风团、剧烈瘙痒等症状。
1、冷敷
使用凉毛巾或冰袋包裹后敷于瘙痒部位,温度控制在15-20摄氏度,每次持续5-10分钟。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少组胺释放,暂时缓解瘙痒感。避免直接接触冰块导致冻伤,间隔1-2小时可重复操作。冷敷后保持皮肤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2、外用药物
炉甘石洗剂通过收敛作用减轻红肿,每日涂抹2-3次;地奈德乳膏属于弱效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苯海拉明凝胶含抗组胺成分,直接阻断瘙痒信号传递。外用药物前需清洁皮肤,避开破损处,孕妇及婴幼儿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3、口服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片通过长效阻断H1受体缓解症状,适合日间服用;西替利嗪滴剂起效快,适用于儿童急性发作;依巴斯汀片具有抗炎作用,对伴有血管性水肿者效果较好。服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
急性荨麻疹发作期间应避免搔抓皮肤,记录可疑诱因如海鲜、花粉等。穿着透气衣物,室温保持在22-26摄氏度,沐浴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处理。慢性荨麻疹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过敏原,必要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